我自身阅历尚潜,刚开始读《叔本华的**》时不觉得有吸引人之处,但随着剧情的发展,团体动力中的冲突与关怀逐渐出现,我才开始能感觉到团体之中产生的自由和流动感。 看到后面,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,对团体**师朱利斯的**金句也印象深刻。 今天,给喜爱团体以及团体**的伙伴,摘录部分朱利斯在**中的**理念。快拿出小本本一起记录一下吧! Point 01 “**中真正重要的不是观念,不是洞见,不是工具。如果你在**结束后听取来访者对过程的报告,他们记得什么呢?**不是观念,而是关系。” ? Point 02 “我可以清楚地说明**团体的目的:帮助每一个成员尽可能了解自己如何在团体中与别人建立关系。我专注此时此地,这是掌握如何当**师的基本概念。换句话说,团体工作不管过去的事:针对此时,不需要深入探讨各个成员的过去历史,而是聚焦在团体当前的时刻;还有针对此地,忘记成员在其他关系的错误。” ? Point 03 团体的基本原则:“首先是守密,你绝不能向别人谈到其他团体成员;其次是要努力袒露自己,诚实表达你对其他成员的看法和感受;*三是每一件事都要发生在团体里面,如果成员之间在团体外有接触,就必须拿回团体里面来讨论。” ? Point 04 ? “我一直相信如果无法讨论某件大事,就也没有办法处理其他重要的事。我的工作是移除障碍,所以较不希望的就是自己成为障碍。” 团体****者在工作中,往往不急于参与团体,会将很多时间留给成员的互动,而在障碍交流出现阻碍时,帮助移除这种阻碍。 ? PART 05 “我常常从两种不同的观点来看一句话或一种行为:分别从内容和过程来看。所谓过程是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性质。史都华,我像你一样无法立刻了解菲利浦这段话的内容,我需要研究一下,内容或许可以是另一次会谈的主题,但我对过程有一些了解。菲利浦,我所了解的是你像潘蜜一样想到我,想要给我一个礼物,花了许多时间准备这个礼物:你背诵这段话,影印了好几份。这代表什么意义呢?表示你对我的关心。我有什么感受呢?我很感动,感谢你的关心,并期待有朝一日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关心。” ? 在书中的一个片段,潘蜜解释了朱利斯**中的真诚关系。 潘蜜说到:“布伯是犹太裔哲学家,在五十年前,他的成就就是探讨两个生命间真正相会,所谓‘我——你’关系,关系就是全然同在、关爱的关系,相对于‘我——它’关系,就是忽视另一个人的我的性质,利用对方而不再是建立关系。” 除了“我——你”以及“我——它”关系,还有**中可以觉察的一点是“我——他”关系,其实就是团体参与者或者来访者的移情。虽然面对面的交流,但是交流的对象是曾经的重要客体,产生的感受和情感也是源自于过去的,而非现在的。这更加提醒我们要关注于此时此刻。 小结 这次《叔本华的**》启示就分享到这里,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呢~ 欢迎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经验和体会。 我们还会分享书中的精彩瞬间,下次我们将看到团体中干预的具体方式和技巧。